脫發不僅毀形象,還可能是身體給你的信號
禿,能夠形成傳播,成為笑點,其背后是年輕人對這一原本屬于中老年煩惱的關注。
《黃帝內經》說「女子五七,陽明脈衰,面始焦,發始墮;丈夫五八,腎氣衰,發墮齒槁」,即按照自然規律,女子35歲、男子40歲開始掉頭發。
現在,脫發、白發幾乎成為全民、全年齡段的普遍問題。
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此前公布的“中國脫發人群調查”則給出了更詳細的數據:成年男性中平均每4人就有1名脫發者,其中以20至40歲男性為主,30歲左右發展最快,這比上一代人的脫發年齡提前了20年。(數據來自:中醫藥報)
頭發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
中醫學認為“發為腎之候、腎藏精,其華在發”,“發為血之余”,頭發的生長與脫落,潤澤與枯槁,與肝血腎精的盛衰有密切的關系。
一位32歲的女士,產后半年,常年工作繁忙,同時又要照顧寶寶,患有嚴重的脫發。還伴有嗜睡,睡醒后不解乏,月經量少,心情煩躁,易發脾氣?;颊吆軗淖约耗昙o輕輕會變成禿子。哈剛大夫安慰患者這是氣血兩虛所導致的,補益氣血,保持心情舒暢,脫發會逐漸緩解。
兩周后患者來復診,脫發癥狀有所好轉,白天終于有精神工作,睡醒后已可以解乏。哈大夫又開了7付藥加以鞏固,并告訴患者吃藥是一方面,但是精神方面需要放松下來,不要總是緊繃著,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,病情自然會好轉的。
中醫古籍對脫發有“毛拔”“發落”“發墜”“油風”等記載。臨床上一般分為:
01脾腎不足
脾腎不足,精不化血,血虛不能養發,則發無生長之源,故而脫發。
《素問五臟生成論》言“腎之合骨也,其榮發也,其主脾也,是故……多食甘,則骨痛而發落?!?br />
《素問·六節藏象論》亦言“腎者,主蟄,封藏之本。精之處也,其華在發,其充在肉,為陰中之少陰,通于冬氣?!?br />
《靈樞經·陰陽二十五人》載“足陽明之上,血氣盛則鬢美長,血少氣多則髯短,故氣少血多則髯少,血氣皆少則無髯?!狈从沉嗽缙卺t家對腎、脾胃虛弱引起脫發的認識。
02血熱生風
過食辛熱、炙煿之味,或者情志抑郁化火,損陰耗血,血熱生風,風熱隨氣上竄于巔頂,毛根失于陰血濡養,而風動發落。
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張子和首倡血熱發不榮之說,他認為“年少發白早落,或頭起白屑者,血熱太過也。世俗只知發者血之余,以為血衰,不知血熱發反不茂,火多血少,木反不榮,火至于頂,炎上之甚也?!?br />
豐富了須發病辨證論治內容。
03血瘀毛竅
皮里肉外血瘀,阻塞血絡,新血不能養發,故發脫落?!夺t林改錯·通竅活血湯所治之癥目》言“……頭發脫落,各醫書皆言傷血,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。新血不能養發,故為脫落”。又言“無病脫發,亦是血瘀”。另《血證論·瘀血》言“瘀血在上焦,或發脫不生”。以上論述均提示頭部肌膚氣血瘀滯,使毛發失養,亦是脫發的主要病因之一,以通竅活血湯治之。
04氣血兩虛
脾胃氣弱,或氣血虧虛,氣虛則血液難以化生,發失所養,氣虛不能溫煦肌腠,玄府不固,毛根空虛,風邪乘虛而入,故成片禿發。
《外科正宗·油風》言“油風乃血虛不能隨氣榮養肌膚,故毛發根空,脫落成片,皮膚光亮,癢如蟲行,此皆風熱乘虛攻注而然。治當神應養真丹服之,外以海艾湯熏洗并效?!庇惋L病名首見于該書,明、清兩代的一些外科專著均沿用“油風”病名。